工業聚焦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工業聚焦濟南大北環全線通車,山東高速公路通車裏程突破8600公裏 |
來源: 作者:齊魯一點 訪問:168次 發布時間:2024-12-12 |
11月8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北環段(以下簡稱“濟南大北環”)建成通車,屆時山東高速公路裏程突破8600公裏,通車後濟南、德州兩地通行時間將縮短一半以上,為省會城市“一小時經濟圈”再添新動脈。 濟南大北環全長67.62公裏,起自濟南市章丘區黃河鎮以北,向西途經章丘區、濟陽區和德州市臨邑縣、禹城市,止於禹城市梁家鎮北側與京臺高速交叉處。是山東省“十二縱八横十一射”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與濟高高速、東呂高速、京滬高速、京臺高速、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段西環段等5條高速公路達成互通,對完善山東省高速路網布局、助力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改善沿線交通出行條件和投資環境、推動省會經濟圈互聯互通等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濟南大北環項目設置黃河特大橋一處,大橋全長5837米,大橋塔高166.2米,高耸的塔柱與柔性的主纜配合,將重達2.4萬噸的鋼箱梁於黃河之上拉起,形成一塔挑兩跨的獨特景觀,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獨塔等跨自錨式懸索橋。 “為確保高質高效完成大橋施工,建設過程中,開展了自錨式懸索橋施工關鍵技藝研究。施工方案經多次優化,最終選用由短吊桿一次性張拉向長吊桿多輪次張拉的方式,通過減少張拉次數,施工效率提升65%。”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北環段工程一標段項目總工 蘇棟展現,為提高橋梁耐久性,項目在主橋采用了鋼-UHPC輕型組合橋面結構,提高了橋面系剛度10%,降低了鋼橋面的應力幅,顯著提高了鋼橋面的疲勞壽命。 另據了解,在濟南大北環項目打造了山東省首個無亭化無島化智能收費站——垛石收費站。 該收費站於省內首次取消雙向島兩側收費島及收費亭,通行車道寬度由3.5米加寬至4米,車輛通行效率提升15%。同時采用集成傳統欄桿、霧燈、信息提示、車道誘導等多項性能為一體的新型欄桿機,應用自適應自動發卡機及翻鬥交費機,可達成車型自動識別、發卡投卡位置智能調整等性能,進一步優化公眾出行體驗。 此外,垛石收費站還在省內首次提出“‘一路多方’效勞+前端化管理”建設思路,在收費站主體之外,建設彙總效勞大廳和數智雲艙,達成了管理前置。交警、路政、路管、ETC效勞等多個管理部門集中在彙總效勞大廳,打破業務壁壘,增強團隊協作,在交通事故、違法處理、路產路賠、清障救援、ETC辦理等方面,為司乘人員供應一站式效勞。收費站運營人員通過數智雲艙全景監控路網運行情況和收費站通行情況,可第一時間介入突發情況,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和效勞品質。 山東高速集團自主研制、搭建山東高速數字化建設管理雲平臺,以工序管理為核心、計量支付為抓手、“三控兩管一監督”為關鍵要素,統一了數據標準、業務流程,貫通“公司—項目”兩級數字化管理,推動濟南大北環項目管理從人治走向智治。 該平臺構建了一套集現場感知、分析處理、變化預警、處置閉環於一體的數智化安全管理系統,創新性采用全時全域監控設備主動追蹤、AI等技藝,可自動追蹤放大隱患特征物,幫助7大作業場景、72類隱患自動識別,切實提升本質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此外,平臺還內置8000余項校驗邏輯,有效提升計量效率,達成精準計量零誤差;利用數據交換共享技藝,達成數據一次填報多處引用,報驗效率提升85%,進一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